资讯 > 白酒 > 酱香 >正文





 郎酒始于1903年,产自川黔交界有“中国美酒河”之称的赤水河畔,发源于四川古蔺县二郎镇。此镇地处赤水河中游,四周崇山峻岭。就在这高山深谷之中有一清泉流出,泉水清澈,味甜,人们称它为“郎泉”。因取郎泉之水酿酒,故名“郎酒”。从“絮志酒厂”、“惠川糟房”到“集义糟房”的“回沙郎酒”开始,已有100年悠久历史。
  四川郎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,是一个以生产销售中国名酒——郎酒为主业的大型现代企业集团,厂区所在地地处四川古蔺县二郎镇。此镇地处赤水河中游,四周崇山峻岭。就在这高山深谷之中有一清泉流出,泉水清澈,味甜,人们称它为“郎泉”。因取郎泉之水酿酒,故名“郎酒”。古蔺郎酒已有100多年的酿造历史。据有关资料记载,清朝末年, 当地百姓发现郎泉水适宜酿酒,开始以小曲酿制出小曲酒和香花酒,供应当地居民饮 用。1932年,由小曲改用大曲酿酒,取名“四沙郎酒”,酒质尤佳。从此,郎酒的名 声越来越大,声誉也越来越高。 特点:其酒液清澈透明,酱香浓郁,醇厚净爽,入口舒适,甜香满口,回味悠长。

 
1907年,荣昌人邓惠川到古蔺二郎滩经商,贩来泸州高粱酒,被争购一空,获得厚利。邓发现“郎泉”之水宜于酿酒,原料也就地可取。便于1911年举家迁居二郎滩。翌年,在
 
二郎滩兴建酿酒作坊,取名“絮志酒厂”。
 
1925年,茅台酒厂酒师张子兴告老还乡,途经二郎滩,生病卧床。邓惠川照料颇善。遂传以酿造“回沙窖酒”生产技艺。
 
1929年,邓惠川集资扩大“回沙窖酒”生产.由小窖扩为大窖.产回沙酒。
 
1931年,当地有名的青山(木材)盐商雷绍清、胡择美等又集资金合股经营酒业,兴建“集义酒厂”,酿制“回沙窖酒”。
 
1933年,贵州茅台镇颇有名气的“诚义酒坊”失火烧毁,无力恢复。“集义酒厂”为与“絮志酒厂”争雄。高薪聘请“诚义酒坊”大师傅郑银安为师,按茅酒酿镇造工艺进行生产。所产之酒
 
,质量超过老糟坊的“回沙郎洒”,乃正式定名为“郎酒”。
 
回沙郎酒的酿制标志着郎酒品牌的诞生,奠定了郎酒酱香型基础。
 
由于连年战乱,郎酒曾一度停产。
 
1956年,在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下,郎酒于1956年恢复生产。
1979年,郎酒获国家质量优质奖。
 
1984年,「郎」牌郎酒评为国家名酒,获国家产品质量金质奖章,荣获「中国名酒」称号。
 
1985年,郎酒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「金爵奖」。
 
1994年,郎酒在全国名酒行业中率先通过国际质量认证。
1996年,郎酒在全国名酒厂中首家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。
 
1999年,国家质量监督局、标准样品委员会将39°酱香型郎酒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酱香型低度白酒标准样酒。
 
2004年,红花郎酒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白酒专业委员会授予“首届中国白酒科学技术大会指定荣誉产品”。
 
2005年,在伦敦国际酒品会上,红花郎酒获白酒类唯一的“特别金奖”。
 
2006年,郎酒获得“中华老字号”称号;郎酒传统酿制技艺入选四川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 
2012年,郎酒打造中国最大的酱酒生产基地;红花郎被认定为“中国驰名商标”。
 
2014年,兼香小郎酒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白酒专业委员会授予年会最高奖项“中国白酒酒体设计奖项”。
 
2017年,郎酒品牌价值573.96亿,位居“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”总榜单第51位,白酒品牌榜单第3位。





 
  古蔺郎酒在酿造流程上,继承和发扬传统工艺,采取分两次投料,反复发酵蒸馏,七次取酒,一次生产周期为9个月。每次取酒后,分次、分质贮存,封缸密闭,送入天然岩洞“天宝洞”“地宝洞”中,待3年后,酒质香甜,再将各次酒勾兑调味,经过质量鉴定,合格后,方可装瓶包装出厂。
  近年来,郎酒集团对郎酒品牌进行了重新定位,确立了“神采飞扬·中国郎”的品牌战略,经过产品结构的优化调整,将红花郎作为核心来树立形象、树品牌,实施以“群狼共舞,资源共享,集中突破”为核心的推进策略,以红花郎为头狼做主打,以新郎酒为次,再配以如意郎或福郎,形成启动市场的主力。在市场动销后,再投放流通产品。这一强劲有效的品牌经营战略,完成了品牌的整合,形成了层次清晰、布局完善的品牌构架。
  在“神采飞扬·中国郎”品牌战略的统领下,经过精心策划,产品全部更新换代,包装精美大气。产品结构明晰清楚,形成酱、浓、兼三种香型系列产品的良好组合。酱香型产品有精品郎酒、10年陈红花郎酒、15年陈红花郎酒、12年陈青花郎酒、20年陈青花郎酒、30年红运郎酒、50年青云郎酒等;浓香型产品包括天宝洞藏酒、双喜郎酒、福郎、如意郎、嘉宾郎、贵宾郎、香醇郎酒及古蔺系列酒等;兼香型产品有12年陈酿、9年陈酿、3年陈酿的新郎酒。

免责声明:本文系转载自网络,发布本文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,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您若对该稿件内容、版权或其它有任何疑问或质疑,请即与我们联系(邮箱:260193150@qq.com,电话:400-025-1949),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。

热文推荐